二史館有網站,直接打電話問唄。
高校檔案館待遇不是很好,檔案工作是默默無聞的工作,待遇比其他部門都不會高。
國家檔案館人員崗位職責
1. 資料鑒定與整理
國家檔案館的人員在其崗位職責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其中之一就是資料鑒定與整理。
鑒定資料的過程包括對收集到的檔案文件進行審查、驗證和鑒別。對于大量的檔案材料,人員需要仔細閱讀和分析,確保其完整性和真實性。
同時,人員還承擔著整理檔案資料的責任。他們需要對檔案文件進行分類、歸檔和編目,以確保檔案的順利管理和使用。
2. 檔案檢索與提供
檔案館人員還負責檔案的檢索和提供工作。他們根據用戶的需求,快速、準確地找到所需的檔案材料,并提供給用戶。
在進行檔案檢索工作時,人員需要熟練掌握檔案的分類、編目等規(guī)則,以便能夠迅速定位到相關的檔案文件。
同時,在提供檔案材料時,人員需要保證其完整性和可靠性,并嚴格遵守檔案館的管理規(guī)定,確保檔案的安全和保密。
3. 檔案數字化與網絡化
隨著科技的不斷發(fā)展,檔案數字化與網絡化已經成為國家檔案館的重要任務之一。
檔案館人員需要將紙質的檔案材料進行數字化處理,包括掃描、錄入和建立數字數據庫等工作。通過數字化,可以提高檔案的存儲和利用效率,方便用戶進行在線檢索和瀏覽。
此外,人員還需要將檔案材料上傳至網絡平臺,建立起檔案的網絡化系統(tǒng),通過互聯(lián)網向用戶提供便捷的查詢和下載服務。
4. 檔案保護與修復
檔案的保護是檔案館人員必須要做好的工作之一。
人員需要采取各種手段來保護檔案,包括控制存儲環(huán)境,防止?jié)穸取囟鹊纫蛩貙n案材料的損害;制定安全措施,加強檔案的保密工作;并對檔案材料進行修復和保養(yǎng),延長其使用壽命。
5. 檔案管理與研究
國家檔案館人員還參與檔案管理與研究工作。
他們需要制定檔案管理制度和規(guī)范,確保檔案工作的規(guī)范性和科學性。
同時,人員還需要參與檔案的研究工作,通過對檔案資料的分析和解讀,為歷史研究和學術研究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。
總結
國家檔案館人員的崗位職責十分重要,他們需要承擔資料鑒定與整理、檔案檢索與提供、檔案數字化與網絡化、檔案保護與修復以及檔案管理與研究等多項工作。
他們的工作不僅僅是對檔案資料的管理和保護,更是對國家歷史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研究的貢獻。
只有通過檔案館人員的努力和專業(yè)知識,我們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國家的歷史與文化。
一般檔案室工作人員的月薪,和公司的中等工資水平相當。工資待遇 (主任科員)
基本工資: 800 元津貼補助: 1400 元績效工資: 300 元年終獎: 5000 元上班時間(主任科員)每年帶薪年假: 5 天每周工作天數: 5 天每周加班小時數: 0 小時親,您好。和單位人員工資相當的,大概每個月到手工資2600左右,年終獎看當年情況了
福利好。烏海市檔案史志館員工有考核獎金、餐費補貼、防暑降溫費、過節(jié)費,五險一金等多種福利,待遇很好。
工資高。烏海市檔案史志基本工資都在4000至6000之間。上班人員多為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(yè)編制人員,工資待遇按照職級計算,職級越高,待遇越好。
國家檔案館也有法定假期,但是節(jié)假日需要有人值班。
歷史專業(yè),可以去檔案館工作,但是要掌握檔案管理的專業(yè)技能,知道檔案管理的職責,并熱愛該工作。
要到檔案館查閱檔案,是十分嚴肅的一項工作,首先應向檔案館提交予約申請,經檔案館同意后,提前1至7天憑有效證件(居民身份證、護照、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、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)預約。
其次預約成功后,憑本人預約證件原件和預約信息在預約時段安檢后入館查檔。因故無法按時到達者,請在預約有效時段結束前結束予約。
在批準查閱文檔后的查檔流程:
一、到館
1. 查檔當日,請持預約有效證件(身份證、護照等)從東門(新世界酒店對面)入館,經核驗健康寶、行程卡以及安檢后,入館乘坐大廳左側電梯直達六層。詳情請見官方網站《入館須知》。
2. 請自覺配合安檢,遵守本館相關規(guī)定。按官方網站《存包須知》將需存放的物品放入存包柜內,不得將《禁止攜帶物品清單》內的物品帶入館內。
二、辦理查檔手續(xù)
1.到接待室(1)辦理利用查檔手續(xù),向工作人員出示預約證件原件(身份證、護照等),并獲取借閱單號。
2.可將隨身攜帶的書包等存到利用大廳的存包柜中,筆、本、手機等隨身物品可帶入電子閱覽室,讀者需自備U盤,用于拷貝檔案摘抄、復制資料等。
三、查檔電子閱覽室
前臺有《查檔指南》,可按照《查檔指南》進行操作,也可詢問在場工作人員。在查檔休息區(qū),書臺、書架上有畫冊、書籍供讀者閱讀。
南京歷史檔案館位于南京市玄武區(qū)。
李國榮,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副館長、研究館員,《歷史檔案》雜志社社長,中國檔案學會檔案文獻編纂學術委員會主任,清宮史研究會秘書長,全國優(yōu)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,全國檔案專家領軍人才。國家出版基金會評審專家,全國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。中國歷史研究院、故宮博物院、北京大學、清華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中山大學客座教授。撰著《實說雍正》等15部學術著述;主編《明清臺灣檔案總匯》等40余部宮藏檔案編纂出版項目;主持《清史工程·科場案》等5項國家課題;主創(chuàng)《清宮秘檔》等多部影視紀錄片,北京電視臺《檔案》欄目歷史顧問